医疗知识

走出小儿用药的误区

作者:云鹰 来源:儿科 发布时间::2011-11-11 14:10:22

孩子有病了,家长首先想到的是去医院看病。但有些父母由于缺乏医疗知识,只知道着急,恨不得孩子吃些药马上就好。有的父母凭借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拿些手头有的药物喂给孩子。目前小儿专用药物相对较少,于是一部分家长认为,只要将成人药适当减量即可给孩子服用,如此使用抗菌药、解热镇痛药及中成药等非常多见。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甚而是十分有害的。若用药失当,极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有潜藏危险。常见的误区如下:

误区1.孩子发烧要马上退热

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此时白细胞生成增多,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人体战胜疾病。一般体温在37℃~38℃之间,不需马上用西药退烧药,多休息、多喝水或吃一些中药退热剂,如羚羊角制剂、柴胡制剂即可,有些病比如病毒感染性疾病有个自限的过程,自然病程就是7~10天。强行退热抑制了“卫兵”白细胞的功能,只能降低正常的抗病能力,甚至延长病程。但发热过高或过久会使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以及代谢发生障碍,一般腋温38.5℃以上可以用温水擦、30%酒精擦等物理降温的方法,不行再用些退烧药如泰诺林、美林。注意,儿童不要用阿司匹林退烧,以免发生瑞氏综合症(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特别是儿童患流感、水痘时服用导致瑞氏综合症的机会比其它情况要高25倍。

误区2.退烧必须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只是用于孩子不能吃药,一吃就吐,药物和液体补不进去的患儿。只要孩子能喝水,口服退烧药和打肌肉针或静脉用退烧药的效果应该是一样的,维持退热的时间也差不多。发汗才能退烧,所以多多喝水非常重要,不然的话,身体缺水发汗“无源”,照样退不了烧。

误区3.孩子发烧一定要用消炎药

引起小儿发烧的感染性疾病不一定就是细菌感染,比如上呼吸道感染80%左右是病毒引起来的,包括发烧伴有稀水样大便,也是肠道病毒或呼肠病毒引起。这时乱用抗生素消炎,非但无效,反而有害,可造成白细胞减少或缺乏,招致新的感染。即使是肠道细菌感染、是产毒细菌引起的稀水样的大便,没有粘液、脓血,也不主张用消炎药。所以,是不是要用消炎药,要由医生检查后才能决定。

误区4.成人用的消炎药,小孩减些量就能用

小儿与成年人不仅体重不同,还有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异,如吸收药物较多,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较高,而且小儿的肝、肾等脏器发育尚不完善,酶系统未完全建立,代谢、排泄功能很弱,对药物也较敏感。有些适用于成人的消炎药,儿童未必适用。如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幼龄动物实验时可能引起关节病变和妨碍软骨发育,故12岁以下儿童不宜长期使用。再者,有些药要求整片吞服,但小儿做不到。小儿患扁桃体炎,有些家长将成人用的红霉素肠溶片切开或研成粉末给孩子服用,这样肠溶衣被破坏后,遇到胃酸就会失灵,另外还会刺激胃黏膜,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故须改用儿童专用剂型如无味红霉素代替。另外,抗生素要严格按照药典、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按孩子的体重来计算才能有效,剂量过小起不到作用,剂量过大又会造成危害。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家长不能擅自凭“经验”乱用药。

误区4咳嗽时应先止咳

由于小儿支气管粘膜娇嫩,抵抗外界病菌感染的能力差,故容易发生呼吸道炎症而出现咳嗽。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通过咳嗽可排出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起着清洁呼吸道并能使其保持通畅的作用。然而,有些年轻家长发现孩子稍有咳嗽,便急于喂服各种止咳药,这种做法虽可暂时缓解咳嗽症状,但它可使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积在呼吸道内,继发细菌感染。严重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引起肺不张、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在未明确孩子咳嗽原因之前,切莫轻投止咳药。

误区5.拉肚子要马上止住

轻微腹泻不一定是坏事。婴幼儿由于胃肠功能不健全、肠道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病毒感染等原因容易引起腹泻。腹泻对人体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均可通过腹泻而排出体外。但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稍有腹泻,就急于使用止泻药。止泻药具有强有力的收敛作用,服用后虽可暂时缓解腹泻症状,但存留于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却不能排出体外,在肠道内迅速生长繁殖,继发多种疾病,严重威胁幼儿健康。所以对幼儿腹泻应针对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当然,严重的腹泻,每天拉十来次,会引起尿少、脱水、电解质紊乱,这时需要治疗,目的是预防和治疗脱水,合理使用抗生素,绝不能一概而论。对慢性腹泻,明确感染已经控制后,可适当使用止泻剂。

误区6.常闹肚子痛要用驱虫药

有些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常闹肚子痛,就认为是肚子里有虫,急忙服用驱虫药。其实,这种病急乱投药的做法常常事与愿违。首先,肚子痛不一定全是肠道寄生虫引起的,消化不良、胃炎、肠痉挛、小婴儿尿路感染可表现为肚子痛。另外,患寄生虫病的孩子主要是因为不自觉地吃进了一些寄生虫卵(如蛔虫卵、蛲虫卵)后而染病的。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是重要的一步,尤其是蛲虫寿命短,如果不重复感染,一般即可自愈。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洗肛门、勤换衣服、饭前便后洗手、不吸吮手指。患儿晚间睡觉,穿死裆的裤子。更重要是每天早晨用肥皂与温水清洗肛门周围,换下的内裤煮沸消毒,连续7~10天,此外要注意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家庭的环境卫生,用具、桌椅、地板应经常擦洗,用开水烫洗抹布,常洗晒被褥,保持室内清洁,勿使灰尘飞扬。秋天进行驱虫效果最好。在夏季被食入肚中的寄生卵经过约2个月的发育正好变成小虫子,寄生在孩子体内。此时气候温和环境宜人。蛔虫等寄生虫有“遇温则安”之习性,且孩子在秋天接受驱虫治疗时对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易耐受和适应,容易恢复健康。再者,大多数驱虫药用后,需经肝脏分解代谢或经肾脏排泄。2岁以内宝宝的肝、肾等器官发育尚不完善,有的药物会伤害娇嫩的肝、肾脏,因此驱虫药多标明婴儿禁用或慎服字样。2岁以下的孩子一般不服用驱虫药。

误区7.所有中药都很安全

中草药的安全性比西药大一些,但随便服用也可导致婴幼儿健康损害。据报道,六神丸含有蟾酥,可能引起恶心、呕吐、惊厥等症状;珍珠丸含有朱砂,可诱发齿龈肿胀、咽喉疼痛、记忆衰退、兴奋失眠等不适感;牛黄解毒片长时间服用可导致白细胞减少;木通等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可造成肾损害。因此,中草药也不能滥用。如果孩子生了病,是否该给孩子用药,用什么药,用多少量,一定要由儿科医生根据病情和年龄来确定,父母千万别自作主张,以免出错。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院部门诊:88062732

科室位置:门诊楼四层